发布时间:2015-06-01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环境保护
单位名称: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课题来源: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公益性研究院所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该成果功能:去除含油废水中的石油成分,到达排污标准;去除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石油污染物,如养殖环境或海滩等;用于二次采油,由于降低粘度、提供采收率。
成果的应用领域:石化、海洋、船舶、海水养殖等。
研究起始时间2001年、研究终止时间2009年。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该成果的主要创新性表现在:
1)生产菌种:多菌复合,国际领先,自主知识产权
2)生产工艺:国内领先
3)技术指标:国际先进
该成果具有授权专利一项,正在申请专利一项。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该成果的生产菌种为多菌复合,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难以被复制。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我国海上溢油平均每周发生两次(根据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油田和管道石油泄露更是几乎天天发生,每次小规模溢油使用这种微生物除油剂的量将以吨计。美国墨西哥湾溢油若使用生物除油剂的话,使用量可达数千吨。利用生物降解清除油污,彻底且无二次污染,生态效益更为明显。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该成果后续可开展的研究包括:
1)含油废水的现场应用;
2)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目前溢油清除主要靠化学消油剂消油或者机械回收。微生物除油剂优势如下:
①利用优选的海洋微生物(非基因工程菌)有效降解海上溢油产生的污染物(烷烃、多环芳烃等),主要应用于清除溢油事故处理后期的难回收油污;②菌体细胞可附着在污染油滴表面(油水界面),不易被海水冲走稀释;③降解彻底而无二次污染;④不仅可降解水面油污,对于水下石油污染物也可清除;⑤原来的物理化学方法只是把油污搬走,而生物修复是真正消除溢油污染物的方法;⑥也可用于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成熟度: 小批量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目前还国产同类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应用还没有,多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但是国外已经开始应用这种技术。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中的化学除油方法饱受诟病,学界认为化学除油造成了更多有毒物质在海水中扩散。生物除油将是未来海上溢油修复的重要手段,这一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无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无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