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四年行动计划出台

发布时间:2017-10-27

  日前,北京市正式印发关于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中关村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全球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50家以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对相关产业带动规模超过五千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为确保实现目标,中关村将积极争取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国家研发计划支持和创新基地建设落户。充分发挥中关村“1+4”资金政策支持体系作用,加大中关村发展专项资金、北京科技创新基金等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北京市相关部门和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单位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相关分园设立人工智能产业配套资金,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支持。在北京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框架内,支持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基金,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原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并购重组,优先支持人工智能企业通过融资租赁、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担保贷款、保证保险贷款、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等方式融资。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优先支持人工智能企业改制、挂牌或上市。

  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将着力突破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等,重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支持高校、企业申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搭建行业公共服务和对接交流平台,通过组织行业竞赛、高峰论坛、国际会议等形式,加深横、纵向产业链的交流合作与需求对接,加快集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创新要素。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以及行业用户联合成立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技术联盟,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探索创制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