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以“重点企业名单”为抓手 统筹服务资源 完善服务机制

发布时间:2017-10-30

  海淀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政策、服务、工作统筹,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的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以梳理《2017-2018年度海淀区重点企业名单》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企业服务工作,不断加强政府服务资源统筹,健全完善多级联动服务机制。

  科学梳理重点企业名单,打造“海淀区重点企业品牌”

  《2017-2018年度海淀区重点企业名单》的筛选,是围绕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目标,提升区域营商环境,依据企业“区域经济贡献”和“创新能力”,突出“高精尖”产业,兼顾不同行业分布、产业发展,企业规模与服务资源适度匹配等原则进行。名单中的央企、科技型企业、金融企业占比高,同时也遴选了一批“高精尖”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前沿核心技术、行业技术要素,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产业链核心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类企业,重点企业区级留成部分贡献占到全区的42%以上,是海淀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60%,是海淀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重点企业的研发投入大、拥有有效专利数量众多,彰显了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地位。名单展示了“海淀区重点企业”的品牌,提升了入选企业“知名度”。一方面使海淀区区域服务能力更加聚焦,区域营商环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为重点企业提供政府便捷服务、人才服务、高管及核心人才子女入学等重点企业服务“八项制度”,得到了重点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促进了重点企业在海淀扎根发展。

  以“重点企业名单为抓手”,完善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组织体系

  海淀区服务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是海淀区服务经济工作的组织机构,对全区的服务经济建设工作予以指导和协调。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落实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点任务,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任组长,在人员和机构设置上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增强了力量。全区各经济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了枢纽和桥梁的积极作用。区属各街镇深刻理解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精神,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在政策的指引下,积极主动与区域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将社会管理与经济管理工作紧密联系,形成联动、互动的工作机制,为引进重点项目、推动重点企业新设项目首选落地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断优化服务保障机制,创建优质营商环境

  海淀区以重点企业名单为抓手,结合贯彻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按照区—委办局—街镇联动服务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发服务经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及中枢纽带作用,通过联席会、信息平台等形式紧密结合,重点落实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区服务经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将重点企业服务与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源,动态更新完善名单,随时反馈相关单位;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共商机制,按照做好服务挖潜、向存量要增量、向创新要质量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海淀企业发展潜能。各具体责任单位、执法部门要将重点企业名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案头卷,对重点企业密切关注和跟踪服务;三是区服务经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指导各街镇明确服务标准,区工商、税务部门要提供数据支撑;各街镇要会同工商、税务部门,建立日常工作服务机制,主动沟通、了解、协调属地重点企业的发展难题,精准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营造良好的亲商、护商、营商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