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乌龙茶真菌病害用深海微生物生防菌剂

发布时间:2015-06-12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单位名称: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课题来源: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化学农药残留给茶叶种植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威胁。该成果开发的微生物菌剂能有效抑制、杀灭茶叶真菌病原,预防病虫害发生,从而改善种植环境和自然环境恶化,推动茶叶种植向绿色安全高效方向发展。

  研究起始时间2010年,研究终止时间2012年。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该成果的主要创新性表现在:

  本产品为针对乌龙茶真菌病害专用的深海微生物生防菌剂,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小样在田间测试效价与化学农药效价接近。

  该成果申请专利两项。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1) 生产菌株分离至深海沉积物,具有自主产权。

  2) 可湿性粉剂各种检测指标达到或者超过相应国家标准。

  3) 田间小试实验结果显示对茶数叶片真菌病害平均防治效果超过68%。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化学农药残留给茶叶种植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威胁。目前针对茶叶种植的的微生物菌剂市场上几乎是空白。拟开发的微生物菌剂能有效抑制、杀灭茶叶真菌病原,预防病虫害发生,从而改善种植环境和自然环境恶化,推动茶叶种植向绿色安全高效方向发展,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60万公顷×10%×100公斤×60元/公斤=9.6亿元,同时增加相应的间接经济效益。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该成果后续可开展研究包括:

  1) 可湿性粉剂安全性评估。

  2)可湿性粉剂的中试规模及工业化生产工艺。

  3)可湿性粉剂的田间使用技术。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目前针对茶叶种植的的微生物菌剂市场上几乎是空白。

  成熟度: 试用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目前国际上微生物源农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活体微生物制剂,及活体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一类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农用抗生素。我国目前从事生物农药生产的企业近300家,生产的生物农药品种80余种(杀菌剂24个),其中微生物源农药40余种。活体微生物农药主要包括苏云金杆菌(原药生产企业40余家,年产量3.3万吨,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淡紫拟青霉菌、耳霉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等,农用抗生素主要包括井岗霉素(原药生产企业13家,年产量8000吨)、阿维霉素(原药生产企业20家,年产量100吨)、多和霉素、宁南霉素、中生霉素、武夷霉素等。

  目前针对茶叶的生防菌剂尚未见市场类似产品。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无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无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