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商品林增汇改造

发布时间:2015-06-15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针对人工商品林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群落结构不合理,林分单位面积碳汇功能较低的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碳汇经营模式对其进行改造,提高碳汇功能。这类改造属于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REDD)、改善森林管理(Improved Forest Management, IFM)两类。

  总体目标是通过不同的森林改善管理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开发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水平,对低效林采取以下三种模式进行改造:

  (1)封山育林;

  (2)针叶林皆伐后再造杉木林;

  (3)采伐50%针叶林后套种阔叶树。

  具体目标包括:

  (1)预测3种森林经营模式20年后的植被碳储量;

  (2)对比3种森林经营模式20年间的植被碳汇量;

  (3)实现重点区位商品林碳汇的时空分布格局,提出增强重点区位商品林植被碳汇功能的调控方案,从而最终带动区域森林多重生态功能的提升。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IFM项目可采用已开发的低效林改造方法学,但REDD项目目前还未有相对应的方法学。本项目根据绿色碳汇基金会规定的要求进行开发,制订应用范围尽可能广且适应项目所在地特点的新方法学。该方法学满足适用性标准,充分恰当评估项目基线,提供确定项目额外性的方法/工具,提供合适和充分的、用于确定项目物理边界以及温室气体源和种类的方法,提供合适和充分的、用于计算基线排放、项目排放和排放减少量的方法,提供用于计算泄漏的方法,提供合适和充分的监测方法,确定用于计算排放的监测和不需监测的数据和参数等。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REDD项目目前还未有相对应的碳认证方法学。此类方法学的难点在于设定项目的基线,提供确定项目额外性的工具,提供合适和充分的、用于确定项目物理边界以及温室气体源和种类的方法。我们通过研究和示范,首次明确一种合理的方法来评估项目的基线、额外性以及泄露,还有合理有效的监测方法论。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通过林分改造和减少毁林能够显著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如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而且固碳量可以进行碳交易,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课题研发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2位副研究员、1位助理研究员和1位研究实习员,具有较强的开发创新能力,已有很多技术开发经验,可以针对具体应用群体进行技术革新,持续创新能力较强。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目前,国内外尚无REDD项目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随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尤其是生态公益林的日益重视,十分缺乏REDD项目的方法学。我们开发的此类方法学可以有效弥补这个技术空白,为国内外开展REDD项目提供方法参考和技术支持。

  成熟度: 试用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本成果的核心资源主要是创新团队,以及目前拥有的成熟的调查与方法学,已准备在三明永安市进行试验,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面对的主要市场是意欲提高林分碳储量的森林管理部门、国有和集体林场。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本成果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意欲提高林分质量的林业部门、国有和集体林场为客户,采用课题立项提供经费的方式进行技术应用和技术服务。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本成果具有扩大应用市场的良好前景,采用课题立项提供经费的方式进行技术应用,具体定价根据具体情况和调查对象的数量确定。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技术许可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15.0万元

  资金需求额: 50.0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市场开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