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16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属其他学科、专业领域: 食品科学、农产品贮藏
单位名称: 天津农学院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本课题是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进计划项目(课题编号:10ZHXHNC06000),课题名称为“缓慢降温结合冰温贮藏桃果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研究起始日期为2010.4,研究终止日期为2013.3。批准登记单位为“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登记号为:津20132289,批准登记日期为2013年9月10日。项目实施单位为天津挂月绿发食品有限公司。本课题主要针对鲜食桃果采后对低温敏感所造成的冷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果肉絮状、褐变、风味丧失等贮藏问题,研发出鲜食桃果新的综合贮藏技术和方法并加以示范推广。主要技术如下:桃果适时采收,采用适宜浓度的钙和1-MCP处理,用核果类专用保鲜膜包装,于8℃入库预冷,第一天降至5℃,第二天降至2℃,第三天降至近冰点-0.5±0.2℃条件下贮藏。采用此方法可降低鲜食桃果的冷敏性,有效降低冷害的发生,从而延长保鲜期,保持桃果质构和风味,可以使鲜食桃果贮藏80-100天,比常规方法延长了25天左右,品质劣变发生率降低10%以上,货架期延长5天。课题组制定了缓慢降温结合冰温贮藏鲜食桃果的生产技术规程,并在合作企业推广实施,累计贮藏大久保桃45吨、中华寿桃66吨,累计新增利润19.7万元,新增税收2.6万元,共计新增利税22.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1.2.1采用不同外源物质1-MCP、钙、保鲜剂产生的综合效应对大久保桃、中华寿桃采后生理生化、品质和风味劣变进行控制研究;
1.2.2首次将缓慢降温技术应用于桃果贮藏保鲜中。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该项技术将生物保鲜与化学保鲜结合,加上短期缓慢降温,将桃果放在冰温条件下贮藏,技术成熟,比较容易获取实验条件,容易推广使用。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研究开发出采用1.5%CaCl2处理后,用1-MCP熏蒸,用聚氯乙烯膜包装、内衬保鲜垫的综合处理,结合3天短期缓慢降温处理,置于-0.5℃±0.2℃的冰温下贮藏大久保和中华寿桃的综合贮藏新方法,既延长了保鲜期又保持了桃果风味,提出有效解决桃果实采后品质劣变的主要控制技术措施。可使大久保桃贮藏80天以上,中华寿桃贮藏100天以上,贮藏后桃果品质比传统冷藏方法提高25%以上,延长货架期5~7天。通过该项技术可以比普通贮藏和冷藏的桃果价格同时期高50%-100%,增加企业收入和利润,经济效益可观。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果蔬贮藏保鲜理论及技术研究,针对冷敏性果蔬采用缓慢降温的方式,并对缓慢降温处理对果蔬贮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已将缓慢降温技术延伸应用于不同品种的桃果和梨果的贮藏保鲜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正在深入进行机理研究及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该技术用1.5%CaCl2处理后,1-MCP熏蒸,用聚氯乙烯膜包装、内衬保鲜垫的综合处理,结合3天短期缓慢降温处理,置于-0.5±0.2℃的冰温下贮藏大久保桃和中华寿桃的综合贮藏新方法。将生物保鲜、化学保鲜与冰温贮藏技术结合,技术先进,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
成熟度: 大批量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本研究将CaCl2、1-MCP和保鲜垫综合处理,结合短期缓慢降温和冰温贮藏,较好解决了大久保桃和中华寿桃的采后褐变、软化、风味丧失等贮藏问题,延长了贮藏期,提高了贮藏品质和风味,在原有冷库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温度精准控制装置,即可收到良好的贮藏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此商业模式中目标客户为进行果品蔬菜批发和零售业务的经营户;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新鲜营养安全水果(桃)的需求;能够通过固定或临时的分销、批发和销售网络进行销售;通过互利共赢、真诚合作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商业化合作模式与关系;通过网络、交易平台等进行信息发布与共享,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本技术是在原有的冷藏基础上,采用新的采后商品化处理方法、降温方法和新的冰温贮藏的方法,来延长桃果保鲜期、保持贮藏品质、减少桃果贮藏期间的失味和褐变等劣变现象,所以不需要培育新的市场。可以利用企业原有的市场和销售渠道、产品推广模式。由于采用了新的贮藏保鲜方法,较大提高了产品品质,延长了市场供应时间,所以产品定价可以比普通贮藏和冷藏的桃果价格同时期高50%-100%。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25万元
资金需求额: 100 万元
融资用途: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