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合理耕层创造与配套设备中试

发布时间:2015-06-25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属其他学科、专业领域: 农学、耕作

  单位名称: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耕地合理耕层创建与配套设备中试” 项目于2009年10月立项,来源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合同编号:2009GB2B100078,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国拔100万元,匹配100万元。项目执行期间为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批准登记单位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登记号:2013055,登记日期2013年02月27日。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项目已有的核心技术为松紧兼备的耕地合理耕层创建技术及抗旱精密播种技术、土壤耕层深松调控技术、镇压器保墒提墒技术;需中试转化精播苗带重镇压与深松相结合的耕作技术,高茬保护与深松精播相结合的条带耕作技术,与技术配套的机具产业化开发;在深松垄作苗带重镇压直播法制度、高茬保护与深松精播的条带种植制度、2BDJ精播机研制等方面有所创新,该项技术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成果可广泛的应用与农业生产,适于在东北黑土区推广应用。

  (1)深松垄作苗带重镇压直播法制度;对旧的耕层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全面深松和苗带重镇压,建立苗带紧行间松的全新耕层;保留垄作的优点,但是消除旧垄作耕层浅,消除垄体下部不透水、通气不良的生格子和未耕层。

  (2)高茬保护与深松精播的条带种植制度;进行条带深松、条带精种和苗带重镇压,建立苗带紧行间松松紧兼备的耕层,实现蓄水、抗旱,确保全苗。

  (3)2BDJ新保护性耕法精播机研制;抗春旱保全苗,创新出一种多功能开沟器——复合式开沟器,获国家新型专利。能推开地表干土、根茬,在苗带两侧建立防风土棱;在湿土上开出窄沟,将种子送入湿土层中,并覆上湿土。加上苗带镇压,压紧种床便能确保全苗。3ZSF-1.86T2中耕深松追肥机作业研制;深松蓄水,建立土壤水库,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新技术提出苗带紧行间松虚实并存耕层,研发配套机具2BJ-2多功能精量播种机、3ZSF-1.86T2型深松追肥机和3Z-2窄幅中耕深松追肥机等机具设备。这几项技术由我院独立研发,并取得了国家专利。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无盈利性。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项目完成后,形成的新型耕作技术体系及配套农机设备,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且可以列为各级政府的推广计划项目。成果推广后,将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通过新的耕作技术与配套农机具转化示范,可以显著地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降低干旱造成的损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生态环境,培肥地力,减少风蚀和水蚀。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农产品商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配套的农机具经过熟化后,各别部件进行改进,完全能够适应东北黑土区旱作农业的农艺技术要求,并进行批量生产和专利成果转让。

  该项目转化的新技术是当下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先进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已经在我省大面积示范推广。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创建东北地区耕地合理耕层,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物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通过耕作技术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的耕层,科学合理的利用黑土地、保护黑土地。运用科技手段和技术,从改善农业资源环境出发,解决黑土地保护问题,改善黑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良性循环,对推进东北平原中部黑土区的农业向持续高效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熟度: 大批量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转化示范的深松垄作精播苗带重镇压耕作技术;高茬保护与深松精播相结合的条带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措施相比,保苗率提高15%,产量提高10%,同时减少了耕整地的作业环节,减少了生产成本,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目前常规耕作技术措施长期实施形成的耕层结构恶化、有机质下降等问题以成为制约本区域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本区域普遍存在。因此该项技术成果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核心技术相关配套机具的开发也具备广泛的市场。因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农机生产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1)利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现有的农机设备。

  (2)新增的农机设备利用一部分项目经费和自筹经费购置,供货渠道为国内相应的农机设备生产厂家(包括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隆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或农机经销部门。

  (3)研制与改进的新型农机设备由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隆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4)项目所需玉米新品种及其它农作物种子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农高新种子公司)提供。

  (5)项目所需其它材料(化肥、农药等)由示范区农户自行购置。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本项目为农业科技示范项目,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销售收入,及节约生产成本收入。实施本项目后,亩节约生产本20元,亩增产玉米50公斤,每公斤玉米价格以1.0元计,可增收50元, 亩增产节本累计增收70元。项目建设期内累计建设示范区34500亩,产品销售收入242万元,项目达产期后,示范区规模达15000亩,年可增收105万元。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310万元

  资金需求额: 100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