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6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单位名称: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为解决农产品质量不稳定、核桃栽培土壤肥力不足的生产结构性问题,缓解核桃栽培中挂果前7~8年间无任何收益而影响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的问题,项目利用西藏核桃传统产业优势,顺应农牧民的藏猪野外放养习惯,项目以核桃栽培和林下藏猪养殖为核心,建立核桃仿野生栽培技术模式。
该内容于2012年1月~12月,获得西藏科技厅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藏核桃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首次提出核桃仿野生生产方式,并将其应用在核桃林下藏猪放养生产上。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该生产方式是由核桃种植与藏猪放养两个部分构成的,这两个部分都是目前生产上的常见生产技术,而本项目主要是解决了两者之间耦合过程中的矛盾,如树体防护、藏猪采食等,从而化弊为利,因为今后推广过程中技术容易复制。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核桃栽培技术成熟,林下藏猪放养和疫病防治技术可靠,在促进了农田系统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增加生产收入。与传统的核桃种植挂果前一直没有经济收入相比,项目内的核桃挂果前每年每亩纯收入570元,核桃正常过挂果后每亩纯收入在1570元以上,有效地保证了生产盈利的可持续性,并缓解生产压力。
在核桃正常过挂果后,由于减少了树体防护和防止枝条抽干等成本投入,加上土壤培肥后减少的化肥投入,生产成本会有相当程度的下降。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项目生产模式目前重点解决了前期增收、土壤培肥和安全生产等主要的技术问题,并建立了一系列针对以上环节的技术储备;同时在实施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扩展,如在产品安全上从生产环境污染防护向病虫害绿色防治、产品营养保障等方面扩展,从而确保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该技术利用疫病生物防治并通过系统内的土壤培肥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并符合集约化生产特征,该技术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产品健康、生产可持续的理念。按照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生产出的核桃干果和藏猪肉,符合市场消费潮流,其产品质量能够达到有机农产品要求,从而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在实生核桃苗种植和藏猪放养上,尚未替代技术。
成熟度: 小批量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该技术的核心资源是西藏传统的野生核桃苗和西藏独有的猪种(藏猪),其产品在西藏特色产品市场上供不应求,加之项目运行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的质量,因此以上产品在市场上会深受追捧;根据其生产成本和赢利核算,在2年期限内每年每亩的实际利润率在80%以上,以后会随着核桃挂果和生产投入的减少,利润率会达到200%以上。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根据当今西藏特色产品流通方式相对落后的状况,目前项目产生的农产品主要为满足当地企业零散商户的原料需求,因此项目推广到农牧民个体上,主要通过产品批发的方式,直接在市场上竞价销售。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核桃和藏猪一直西藏传统的畅销产品,目前由于区外市场对产品需求的急剧上升,导致近五年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加之实生核桃和藏猪都是一直在高原生长的动植物,生存范围相对较窄。因此产品和技术均无需培育新的市场。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其他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45万元
资金需求额: 80万元
融资用途: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