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6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属其他学科、专业领域: 现代林业
单位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华桉1号等桉树高抗优良无性系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属林业应用技术研究领域。项目由广东省林业厅2013年7月31日批准登记,登记号为02639860237415012。自2007年1月1日研究开始,2012年12月31日研究终止。该项目紧密结合林业生产实际,根据林木遗传育种理论,应用常规育种并结合分子辅助育种方法,从不同桉树树种、种源、家系及人工杂交子代测定林中,进行无性系单株选择。根据无性系评比试验测定、筛选出抗风、抗病虫害优良无性系,从中筛选出优良无性系进行组培、扦插等规模化扩繁,并开展高效栽培技术配套研究,达到优良无性系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产业化技术水平,为桉树人工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来源:
(1)广东省林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桉树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8KJCX004-04),研究期限:2008、12-2012、12;
(2)国家"十一五"林业支撑项目"桉树速生丰产林集约化经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6BAD24B020101),研究期限:2008、10-2010、12;
(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抗桉树枝瘿姬小蜂基因的标记筛选及连锁分析"【粤科基字(2010)03号】,研究期限:2010、10-2012、09;
(4)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桉树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粤财教(2009)109号】,研究期限:2009、1-2012、12;
(5)华南农业大学2008年度校长基金项目"桉树人工林高效生产新技术研究",研究期限:2008、3-2012、12;
批准登记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批准登记号:粤科成登字20130440
批准登记日期:2013年12月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该项目选育出华桉1号、华桉2号、雷16、雷28、雷26等综合性状优良的五个桉树无性系,比对照U6生长量显著提高27%-65.8%,其抗风、抗病、抗虫性能明显提高,并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SSR-PCR技术首次获得抗桉树枝瘿姬小蜂关联的基因组位点EST-SSR226,并取得"一组从林木基因组中高通量开发SSR标记的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选育出的五个优良无性系中,华桉1号和华桉2号两个无性系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在传统14个桉树培育模式基础上,通过立地选择、合理整地、伐根催腐、密度控制、平衡施肥、混交配置、林农复合经营等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3个桉树人工林优化培育模式。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选育出的五个优良无性系中,华桉1号和华桉2号两个无性系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通过SSR-PCR技术首次获得抗桉树枝瘿姬小蜂关联的基因组位点EST-SSR226,并取得"一组从林木基因组中高通量开发SSR标记的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1 1 0123288.8。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在2010年-2012年3年时间中,在雷州半岛各林场总推广面积为9728公顷,总增加产值1600.967万元、新增利税1338.991万元、年增收节支267.798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从华南地区收集桉树种源/家系、无性系,在华南农业大学宁西科研基地建立桉树优良种质资源1号收集圃88亩,共收集桉树无性系146个;从澳大利亚CSIRO引进桉树种源/家系种子一批,并育苗种植在华南农业大学宁西科研基地,建立桉树优良种质资源2号收集圃58亩,共收集桉树尾叶桉种源家系208个。项目研究通过结合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可培育产量更高的新品种,进一步提高目前桉树无性系产量。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该项目选育出华桉1号、华桉2号、雷16、雷28、雷26等综合性状优良的五个桉树无性系,比对照U6生长量显著提高27%-65.8%,其抗风、抗病、抗虫性能明显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熟度: 大批量
市场分析:
选育出的5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初步显示良好的抗风性、抗虫性及生长特性。华桉1号和华桉2号两个无性系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并取得"一组从林木基因组中高通量开发SSR标记的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本项目研发的桉树高效栽培方法经实践证明实用可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在华南沿海地区有较高推广价值,预计推广面积可以达到50万公顷。
商业模式分析:
选育出的五个优良无性系,其中华桉1号和华桉2号两个无性系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我们通过提供农户、公司优质新品种苗木以及高效的栽培技术给造林客户。
营销状况:
本研究培育的新品种通过中心苗圃的推广方式,在农户和公司更新林分的时候,通过更新品种扩大推广。同时在雷州林业局已获得良好的品种试用示范效果,给客户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许可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729.6万元
资金需求额: 1000万元
融资用途: 市场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