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9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单位名称: 庆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本项目系林业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主要采用造林学、森林生态学以及“近自然林”经营理论与技术。其主要性能指标是:在子午岭林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试验区,面积500公顷;根据不同立地森林类型,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综合管理技术体系;评价筛选3-5种以乡土树种为主的适生造林树种,并研发育苗栽培技术,提出森林恢复适生苗木的培育和栽培技术规范2-3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本项目成果的先进性即在于通过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在开展人工林近自然改造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对子午岭林区主要林分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以及生长规律等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经营对策及其调控措施,对林区今后拟重点发展的主要乡土树种编制了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该项目研究成果,在子午岭林区经过长期实践的积累完成,研究成果能最好的适应子午岭林区森林恢复的技术需要,具有相当的独占性。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该项目的实施以遏制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为目的,探索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有效途径,因而其实施和推广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施的研究项目,该成果在今后的应用和推广中能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该项目在子午岭林区,进行了油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试验;得出了该区植物物种多样性排列顺序;提出了该区天然次生林维护机制及调控措施;编制了该区人工油松立地指数表、地位级表和林分生长过程表;编制《庆阳市文冠果育苗造林技术规程》、《庆阳市华山松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庆阳市小叶杨育苗造林技术规程》、《庆阳市沙棘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以及《庆阳市山杏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上述研究,国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
成熟度: 试用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本项目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技术成果对于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林培育、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林种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生产力不高、地力衰退、功能低下、管理措施不当的问题的解决具有示范和样板作用;对于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和改造提出的维护机制、经营对策及调控措施(技术体系)不仅在子午岭林区、甘肃省,而且可在其他类似地区的“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以成果转让为主,配合技术指导服务,技术投资等手段,取得经济效益。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项目研究成果完成后,目前在子午岭林区连家砭林场进行了小范围的应用示范,拟在2015年左右推广到全区进行应用。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10万元
资金需求额: 50万元
融资用途: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