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9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属其他学科、专业领域: 农业基础领域
单位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数字土壤”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为计划外项目。
研究时间为2008年-2013年。
批准登记单位: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批准
登记号:20140333
批准登记日期:2014年1月10日。
内容简介:2005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该工作以全国县域为基础逐步展开,对耕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的采样、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推进为县域耕地资源的地力评价工作。本研究通过“数字土壤”的研究方法解决了一系列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数据库,建立测土配方专家系统和地力评价分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技术实用性。在多地区进行了技术示范与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成果创新性:
1.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及理论模型的拟合,确定了土壤养分空间分析的最佳理论模型,创新了养分空间变异分析方法,揭示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规律,为土壤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2.通过对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平衡状况进行空间分析,提出了基于两两叠加、栅格运算的养分平衡评价新方法。
3.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及其硬件产品,实现了任意地块影像图直接选取,无盲区指导施肥。申请了软件著作权“阳原县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V1.8”,登记号2013SR159855。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及其硬件产品,实现了任意地块影像图直接选取,无盲区指导施肥。高度结合了植物营养学和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和技术。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针对土壤耕地地力指导科学施肥,合理配比肥料,减少了肥料用量,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技术中设置了后续数据继续引入的技术。同时对于其它地区,不同数据情况,进行数据更新、模块更新和客户作物需求等改变后也可以适用其它地区。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在国内外,测土配方施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发达国家科学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十分广泛。2005年农业部在我国开展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项目推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
(1)测土配方施肥中,数据格式多样。
(2)土壤养分图建立没有统一标准。
(3)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较差。尤其是对未取土农户的处理。该项目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在同类技术中属于先进的。
成熟度: 大批量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主要为各级农业部门、肥料生产企业、肥料销售商和农民中使用。肥料生产企业配备该系统,可以拓展肥料品种,提高竞争力。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可以配合肥料售出或者设施农业设备的配套技术打包出售。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可以在现代农业农场生产中,设施农业生产中都可以开拓该项目技术的使用市场。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转让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市场开拓
5.2管理结构
评价机构: 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电话:0311-85819748
评价方式: 鉴定
评价日期: 2014年1月16日
评价意见:
7.3评价意见
2014年1月16日,由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河北省教育厅主持,邀请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北农业大学完成的“‘数字土壤’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审阅了科技查新报告等相关资料,经过质疑讨论,一致认为:
一、该项目立题准确、技术路线合理,研究方法先进,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可靠,符合鉴定要求。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
1.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及理论模型的拟合,确定了土壤养分空间分析的最佳理论模型,创新了养分空间变异分析方法,揭示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规律,为土壤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2.通过对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平衡状况进行空间分析,提出了基于两两叠加、栅格运算的养分平衡评价新方法。
3.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及其硬件产品,实现了任意地块影像图直接选取,无盲区指导施肥。
三、该项目经试验应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该项目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的专家系统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