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菊花品种产业化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15-07-08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单位名称: 北京林业大学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总体性描述: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姿态万千、内涵丰富,深受人们喜欢,是中国菊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但因其遗传背景复杂,品种特性随种植者的栽培技艺和栽培地的变化而发生明显改变,且繁殖和栽培技术繁难,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中国是菊花品种资源大国,但可以规模化生产的传统菊花品种却为数不多,在世界花卉产业中产值和产量只占有极少的份额。迄今关于从传统菊花品种中筛选出适宜产业化生产的盆栽品种,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盆栽菊花还鲜见系统报道,对产业化栽培技术也缺乏系统的研究。本项目研究小组通过近10年的调查分析,收集并确认了800余个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经过连续5年的栽培观察,筛选出了30余个适宜产业化栽培的品种,建立了一整套对盆栽菊花产品的观赏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实际栽培中,对影响传统盆栽菊花观赏性状中的主要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摸索出了适宜盆栽菊花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技术,为菊花企业开展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让商品化菊花走进千家万户,发挥名花效应,对于延续和弘扬中国菊花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课题来源: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课题立项名称:中国传统菊花和牡丹品种遗传分析与利用潜力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200904050

  研究起始日期:2009年1月

  研究终止日期:2012年12月

  批准登记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批准登记号:林科验字(2012年)034号

  批准登记日期:2013年3月20日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中国拥有3000多个传统菊花品种,传统的栽培技术繁难,而且不规范,限制了这些优秀的传统菊花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本项目首次运用一些数学分类方法, 结合田间试验得到的各个指标的数据,建立传统盆栽菊花产业化品种筛选体系,能够快速筛选出适于商品化生产的传统菊花品种;通过对比分析栽培环境下种植的传统菊花观赏性状的变异情况,筛选出了较稳定的观赏性状,为品种鉴定和分类提供依据,也据此建立了产品品质评价的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栽培措施对菊花主要观赏性状的影响,提出了规范化的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技术流程,为其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通过我们的工作获得了如下技术关键: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类型丰富,形态各异,姿态万千,以往的研究者和种植者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评价产品品质的方法。本项目组通过多年观察分析和大量田间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到了对中国传统盆栽菊花品种产品品质进行评价的方法。建立了菊花产业化栽培品种筛选体系。这些数据分析的方法是本项目组独自研发的。

  通过对多年栽培数据的分析,找到了对传统菊花品种进行促成栽培的控制节点,为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建立了部分传统菊花品种规模化栽培技术流程。以往的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的种植完全依靠种植这个人的感觉,在师徒之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栽培技术繁难,而且不规范,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项目组利用已经建立的产品筛选体系和产品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了部分传统菊花品种规模化栽培技术流程,为这些品种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菊花品种退化现象极为严重,也是导致产品品质下降的主要问题。本项目组建立了中国传统菊花品种栽培过程中的复壮及栽培繁育技术,解决了优质种苗的生产问题。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姿态万千、文化内涵丰富,深受人们喜欢,但是传统栽培技术繁难,操作流程过长,生产成本极高,无法规模化生产。本项成果利用已经找到的菊花品种生长和开花调控的关键节点进行栽培调控,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利用规范化的种植技术也有地控制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极大地提高了批量生产的盆栽菊花产品的品质。这些成果无疑将为菊花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品种储备和技术储备。本项成果获得的产品评价和分析的方法,使得花卉企业可以从中国传统菊花丰富的品种资源中不断筛选适宜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这就使得企业具有了源源不断的品种资源,因而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项成果中的数学分析方法无疑是菊花品种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本项成果已经找到的栽培菊花品种生长和开花调控的关键节点,以及规范化的造作流程和优质种苗育苗技术均为菊花品种的不断开发提供了保障。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资源丰富,不同品种的繁殖特点和栽培技艺各异,国内外均没有对其系统研究和整理的报道。国际上已经建立的菊花栽培技术主要是针对切花菊和盆栽小菊的产业化生产,无法满足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多样性产品品质的要求。本项成果在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品种特性,利用找到的关键调控营养生长和开花的节点,建立不同的操作技术细节要点。这种处理花卉产品复杂品种特性,形成多样化产品品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国际花卉栽培领域具有创新性。

  成熟度: 小批量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姿态万千、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欢。然而由于栽培技术繁难,产品数量极为有限,人们只能在每年一度的菊花展览上一睹芳容。为了满足中国普通百姓秋季赏菊的需求,各地政府每年均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盆栽菊花栽培以组织菊展。这就使得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百姓的赏菊需求也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筛选适宜品种,改进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组织规模化生产,可以使得品位高雅的盆栽菊花走进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中。以中低价位盆栽菊花产品开拓菊花市场,带动国内菊花产业的发展。在弘扬中国传统菊花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带动这项经济产业的发展。我们目前储存的近千份菊花品种资源就是我们参与花卉市场竞争的最为有力的核心资源。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在中国民间广泛的群众基础预示着改进的盆栽传统菊花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2.2.1 商业模式的主要内容

  我们的商业模式包括育种研究和品种推广,同时加强三个基地的建设。品种研发以科研单位为主,品种推广以企业为主。

  品种研发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鉴定研究。这部分工作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也是保存我国传统菊花的文化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工作有企业同研究小组合作完成。

  品种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和已经建立的品种评价技术方法,筛选产业化生产品种。在利用现有技术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不断开发和完善育种技术,为推出更多新品种奠定技术基础。

  栽培技术研究:利用现有产品品质评价体系,不断调试栽培技术的主要技术参数,以适应规模化生产中的栽培技术需求。在开发优新品种的同时,不断研究配套栽培技术,使新品种不断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栽培技术和品种推广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由育种人将研发出的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下放给生产企业;再由生产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将生产技术传授给农户。

  在上述过程中,加强三个基地的建设:菊花品种研发基地、新品种和新技术中试基地、菊花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由政府支持搭台进行建设,由企业进行运作,育种者将在育种基地进行种质资源研究、育种技术研究、栽培技术研发、新品种培育,在中试基地进行新品种试种和产品研发,在生产基地收集栽培信息,转入下一阶段产品研发,从而形成栽培品质改良良性循环。菊花市场推广和产品销售主要由企业运作,政府给予适当指导。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收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反应,反馈给品种研发单位,转入下一阶段产品研发,形成观赏品质改良的良性循环。

  2.2.2 研发技术路线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本课题组在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建设了适宜珍稀传统菊花品种生长的温室大棚,保存种植了880个传统大菊,通过该项技术初步确定了具有市场潜力的珍稀传统菊花品种48个,目前已建立了其中7个品种的反季节栽培技术流程,在合作企业之一北京市大东流苗圃进行了商品化生产试种和试销售,初步试销效果良好。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创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100万元

  资金需求额: 500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资金周转

  管理结构:

  评价机构: 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委员会”。

  评价方式: 鉴定

  评价日期: 2013年3月20日

  评价意见:

  7.3评价意见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产业化生产技术》被认定为科研成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