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土石山地人工油松林更新诱导技术

发布时间:2015-07-08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单位名称: 北京林业大学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对科技成果进行总体性描述。并注明:课题来源、课题立项名称、课题立项编号、研究起始日期、研究终止日期,以及成果批准登记单位、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等信息)

  本成果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华北土石山区大面积的油松人工林,宗旨是针对林木生长缓慢、林下植被匮乏覆盖度低、更新困难、功能低下等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林分密度调整、结构调整,适度的地面干扰,科学的经营管理,提高生长速度和蓄积量、促进天然更新、增加地面植被覆盖和植被多样性,构建健康林分和生态系统。

  课题来源于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项目“典型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维护与经营技术研究”(200804022),起止时间为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本成果在理念上有别于传统的森林经理,强调木材生产,而是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在技术上更注重先进性和科学性;在工艺上更注重系统性和合理性;在方法上更注重可行性和实效性。迄今已获得发明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油松是一个长生命周期的树种,初期生长较为缓慢,到达成熟期要三四十年的时间,因此欲想获得系统的生长发育规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符合设计条件的实验对象,所以成果的获得相当的困难。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本成果的盈利性主要体现在油松林的快速成材、减少再造林成本、提供一定量的油松苗木等方面。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本成果的宗旨就是促进油松林的可持续健康经营,所以可持续性是本成果的核心。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资料显示,我国是油松的主要分布区,人工林面积最大,国外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成果在技术水平上达到国际领先。

  成熟度: 小批量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油松人工林的面积达148.84万公顷,其中幼龄林44.12万公顷,中龄林63.22万公顷,近熟林31.95万公顷,成熟林9.03万公顷,过熟林0.52万公顷,其林木更新问题始终是林业行业和学术界探讨的焦点。

  本成果的提出和推广应用,不仅可以推动油松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再造林经费,产出一定量的苗木,具有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推广应用区域广、价值大。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通过制定油松林营造和健康经营规范,校地联合建立示范区予以展示,技术培训等手段进行宣传,在我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中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本成果在河北木兰围场林管局和赤峰旺业店林场进行推广应用,总面积达2000余亩。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许可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350万元

  资金需求额: 100万元

  融资用途: 市场开拓

  管理结构:

  评价机构: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评价方式: 验收

  评价日期: 2013年4月12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