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新品种“柴杞1号”的选育

发布时间:2015-07-13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属其他学科、专业领域: 农业领域

  单位名称: 青海省海西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该项目为自选项目。属农业新品种研发领域。

  2012年12月经青海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柴杞1号”。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主要创新是采用杂交选育方法,对枸杞从产量、果实大小和品质等性状方面进行改良,选育出有效成分含量高、果型大、适宜柴达木盆地种植的枸杞品种。“柴杞1号”枸杞新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柴杞1号为310-400公斤/亩,宁杞1号为250-300公斤/亩)、商品性好(特优级果率:柴杞1号为60-70%,宁杞1号为30%左右)、粒度大(粒/50克):柴杞1号为118-136粒,宁杞1号为270粒;鲜干比小:柴杞1号为3.3-3.6:1,宁杞1号为4.1-4.7:1。耐旱、耐盐碱。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该品种采用杂交方法育成,技术难以复制。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按照平均亩增产15%计算,亩增收1500元(枸杞市场价格40元/公斤),效益显著。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选育的“柴杞1号”优良品种在柴达木盆地推广种植,将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枸杞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经济灌木林扩大,大幅提高林、草植被的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增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风速、吸纳沙尘等生态功能,有利于遏制荒漠化土地的蔓延势头,有利于盆地生态保护与恢复。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项目根据柴达木盆地枸杞产业发展的实际,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对枸杞从产量、果实大小和品质等性状方面进行改良,选育出的“柴杞1号”品种在产量、品质、商品性、抗逆性较“宁杞1号”都有大幅度提高,深加工方面优势明显。结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产区无自主品种的历史,填补了省内枸杞新品种选育的空白。项目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熟度: 大批量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该品种在产量、品质、商品性、抗逆性较“宁杞1号”都有大幅度提高,深加工方面优势明显。结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产区无自主品种的历史,填补了省内枸杞新品种选育的空白。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品种适宜柴达木气候特点,是下一代柴达木枸杞替代品种。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产品推广主要以政府推广为主。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300万元

  资金需求额: 8000万元

  融资用途: 资金周转

  评价机构: 青海省科技厅

  评价方式: 鉴定

  评价日期: 2013年3月16日

      评价意见

  项目根据柴达木盆地枸杞产业发展的实际,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对枸杞从产量、果实大小和品质等性状方面进行改良,选育出的“柴杞1号”品种在产量、品质、商品性、抗逆性较“宁杞1号”都有大幅度提高,深加工方面优势明显。结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产区无自主品种的历史。研究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