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氮素养分运移规律与高效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16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属其他学科、专业领域: 林业

  单位名称: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该成果利用稳定同位素15N示踪法,研究了毛竹立竹氮素养分吸收、分配与利用规律,通过不同施肥方式下毛竹氮素养分吸收利用研究,提出了毛竹竹腔施肥为氮素养分高效利用较佳模式;同时研究了毛竹立竹秆部电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毛竹叶氮素与秆部电容相关性,建立了回归方程,为探索毛竹秆部电容值用于指导毛竹林氮素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课题来源: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课题立项名称:毛竹氮素养分运移规律与高效利用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2009230901

  研究起始日期:2009年1月

  研究终止日期:2011年12月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该成果研究了毛竹立竹秆部电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毛竹立竹叶氮养分与秆部电容的关联,探索了利用毛竹立竹秆部电容测定值来指导毛竹林氮素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了毛竹立竹氮素养分吸收、分配与利用规律,提出了以毛竹竹腔施肥为竹林氮素养分高效利用较佳模式,对指导竹林施肥丰产培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经检索查新,目前国内外并无同类研究文献报道。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该成果可应用于毛竹林培育领域,成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受有关法律保护,经授权许可方能应用实施。成果可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服务、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共同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该成果研究提出了以毛竹竹腔施肥为氮素养分高效利用较佳模式,毛竹全株氮素利用率明显高于土壤施肥,且以竹腔施肥方式下竹林经济效益最高,投入产出比达1:6.49,因此该成果可为毛竹林培育带来明显的施肥成本下降和性能的提高。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该成果是科研团队通过毛竹秆部电容特性、毛竹林地土壤养分年变化动态、毛竹氮素养分吸收分配与利用规律、毛竹叶氮养分变化动态及其与秆部电容相关分析、施肥对毛竹叶养分含量和秆部电容的影响、毛竹林不同施氮肥应用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后取得的先进科技成果,该科研团队拥有众多的技术人才、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目前,相关技术产品已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同时针对竹业生产中竹林氮素养分诊断的应用需求,正在开展利用毛竹立竹秆部电容测定值来指导毛竹林氮素利用的技术产品的研制,使其能尽快服务于生产,因而,成果具有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该成果通过稳定同位素15N示踪法研究了毛竹立竹氮素吸收、分配等运移规律,研究了毛竹立竹秆部电容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毛竹叶氮素与秆部电容相关性,建立了回归方程,确定了毛竹叶氮养分的临界值和最适值,提出了竹秆电容与叶氮养分相关的临界值4.69-4.72nF和最适值4.72-4.75nF,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氮肥施用量及氮肥施肥方式对毛竹生长的影响上,对氮肥的贡献以及精确评价氮肥的分配和利用情况研究较少。毛竹竹腔施肥为毛竹林氮素养分高效利用较佳模式,与传统土壤施肥比不仅肥效利用率高,且施肥成本低,此外利用毛竹立竹秆部电容测定值来指导毛竹林氮素利用的方法也将成为毛竹林氮素养分缺失诊断的一种新技术。

  成熟度: 试用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毛竹林是中国南方重要森林资源,全国现有毛竹林5800多万亩。江西省是我国毛竹分布中心之一,全省现有毛竹林1450余万亩,毛竹生产在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竹产业发展活力被充分激发,林农经营竹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迫切需求竹林先进经营技术。竹林施肥是毛竹资源丰产培育中一项关键措施,但如何施肥尤其是如何经济施肥,则是广大林农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成果切合竹林生产实际,能提高竹林施肥氮素养分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简捷诊断毛竹林氮素养分缺失,为有效指导竹林丰产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竹林资源培育和竹产业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成果的技术与产品可采用专业性商业模式。以竹林经营实体为目标客户,以提供给客户的一整套毛竹氮素高效利用技术和诊断毛竹林氮素养分缺失的电容仪等产品及其相应的服务为价值内涵,通过获取客户、保持客户、提高客户收益建立客户关系,通过把价值内涵提供给客户而获得经济收入。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成果研究提出了毛竹竹腔施肥为氮素养分高效利用较佳模式,该技术及产品已有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企业采取直销制销售渠道,实行现场效果推广模式,建立了典型的试用客户群。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技术入股

  资金需求额: 50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

  评价机构: 江西省科技厅

  评价方式: 鉴定

  评价日期: 2013年9月29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