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新病害——菱斑病病原菌及药物防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16

  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生物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现代农业

  属其他学科、专业领域: 林学,森林保护专业,有害生物防治

  单位名称: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成果简介:

  1.1科技成果简介

  课题来源: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课题立项名称:竹林有害生物入侵新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课题编号:2008BA08800

  研究起止日期: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毛竹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江西省是我国毛竹分布中心之一,毛竹生产在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竹产业发展活力被充分激发,林农经营竹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竹林过度干预,导致竹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下降,竹林生物种群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引种检疫不严和人为活动频繁造成的环境污染,给竹林有害生物提供了机会。以至于新的病虫害、或以往不足为患的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乃至影响甚至阻断生产的状况不断涌现。

  近年来在我省井冈山首次发现、相继在靖安、鹰潭等地毛竹林中蔓延的毛竹菱斑病,属首次侵害我省竹林,发展极其迅猛,尽管各地也采取了多种常规药剂和方法进行防治,但均毫无效果。这不仅破坏了毛竹林的景观效果,也对当地的竹林生产、森林旅游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及物种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课题成果针对这一病害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选取有伤、无伤、孢子悬浮液、菌饼等接种方法,根据柯赫氏法则对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病原生物进行了筛选鉴定;

  2.通过感病林分调查,首次分析了该病害的危害特征;

  3.根据病原生物研究结果,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筛选经济、实用、环境友好型的防治药剂进行复配对病原菌进行毒力试验,并进行林间防治试验,首次筛选出了对病原生物有效的防治药剂配方和环境友好型施药措施。

  4.发表研究论文1篇,同时该论文获第七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并被大会论文集收录。

  成果创新性:

  1.2创新性

  1.首次分离、鉴定了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病原菌;

  2.首次分析了该病害的危害特征;

  3.首次对该病病原菌做了室内毒力测定;

  4.首次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并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配方和防治方法。

  成果独占性:

  1.3独占性

  该病害在井冈山大面积发生,在江西省其他毛竹产地也有小面积,病症组织易于获取,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过程复杂而漫长,虽可复制,但有一定难度。

  成果盈利性:

  1.4盈利性

  本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首次分离了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了有效的药物防治药剂配方及施药方法,不仅能有效遏制该病害的蔓延,又环境友好、省时省工,同时,为今后对该病害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成果持续性:

  1.5持续性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具有良好的人才及技术储备,完备的仪器设备条件,项目组成员整体素质较高,学科和人员匹配合理,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研究员2人,博士3人、硕士2人,学士4人,学科门类较齐全,具有开展相关研究所需的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操作技术。在长期从事竹类植物资源健康培育与开发利用等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

  成果先进性:

  1.6先进性

  本成果首次总结了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的危害特征和发生规律,并程高工分离、鉴定了病原菌,提出了该病害指数计算方法和受害等级划分标准,并首次筛选了该病的防止药剂配方,项目成果在同领域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成熟度: 试用

  市场分析:

  2.1市场分析

  毛竹林是问过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江西省是我国毛竹分布中心之一,毛竹生产在地方经济和农民艘如中占有重要地位。林权制度改革一来,竹产业发展活力被充分激发,林农经营竹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竹林过度干预,导致竹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下降,竹林生物种群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引种检疫不严和认为活动频繁造成的环境污染,给竹林有害生物提供了机会,以至于新的病虫害、或以往不足为患的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乃至影响甚至阻断生产的状况不断涌现。

  近年来在我省井冈山首次发现、相继在靖安、鹰潭等地毛竹林中蔓延的毛竹菱斑病,属首次侵害我省竹林,发展极其迅猛,尽管各地也采取了多种常规药剂和方法进行防治,但均毫无效果,这不仅破坏了竹林的景观效果,也对当地的竹林生产、森林旅游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及物种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成果针对这一病害,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首次分离、鉴定了该病害的病原菌、分析了该病害的危害特征、并筛选出了药物防治配方和环境友好型施药方法,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毛竹林的健康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商业模式分析:

  2.2商业模式分析

  该成果研制的防治药剂,其配方药剂均为市售,产品的客户为毛竹林经营户,主要供应商和客户均处于大农业同一产业链中,有利于产品及信息的交流和资金的流动。

  营销状况:

  2.3营销状况

  产品的配方研制时,均考虑了药剂来源可经济实用性,因此产品定价低。可应用于感染毛竹林斑病的所有毛竹林,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产品推广可以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的方式,利用传统农资的销售渠道,即可面向竹业龙头企业,也可面向千千万万的竹农。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 12万元

  资金需求额: 50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市场开拓

  评价机构: 江西省科技厅

  评价方式: 鉴定

  评价日期: 2013年9月29日

  评价意见:在毛竹菱斑病研究领域达国际领先水平。


友情链接: